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志存高远(2/5)
“不知郑仁泰何时这般隐秘?”
房俊直接将郑仁泰的书信递给崔敦礼。
崔敦礼接过看完,将书信放在茶几上,沉吟少顷,低声道:“这或许是个机会。”
房俊点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
于兵部之内设立机构,职责在于评估军制改革的可行性以及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就需要一批统兵经验丰富且理论水平极高的将领,郑仁泰完全可以胜任。
既然陛下希望通过郑仁泰掌握这个机构的动向、细节,那么就意味着房俊也可以趁机施展一出“反间计”,想让那边知道什么,那边才有可能知道什么……
喝了口茶水,房俊神色郑重:“你现在身为兵部尚书,已经接触到帝国军队的核心,应当明白当下军队最大之弊端便是各自为政、自治性太高,一旦局势动荡就会形成军阀,割据一方。弱干强枝从来都是覆国之祸,莫要因为当下的繁华锦绣而有所疏忽。吾等既然在这个层次里,就不能蝇营狗苟只谋私利,而是要将帝国的未来放在心上,他朝卸任归乡之时回首过往,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没有虚度大好年华、更没有尸位素餐。”
崔敦礼正色道:“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他出身博陵崔氏,受家族之栽培、扶持方才进入兵部任职,现如今却因为种种利益纠葛与族中反目成仇。失去了家族的鼎力扶持,想要在朝中站稳脚跟千难万难,所幸遇到房俊可谓志同道合,不仅缓解了自身的危机,甚至更进一步成为执掌兵部的主官,更能够遵循自己少时的理想。
如此境遇,可遇而不可求,他自然会好生珍惜,紧紧跟随房俊的脚步。
再者说来,这也正是符合他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怎会拒绝呢?
房俊颔首赞许,而后嘱咐道:“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一部之内,往后将精力更多放在军制改革的商讨、施行之上,至于部务不妨多多依仗刘仁轨。刘仁轨其人跟随我多年,性格粗犷、一片赤诚,或许在政策上略有不足,但对于实务却很是稳健。”
崔敦礼并没有因此失落,反而精神焕发:“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