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轩然大波(3/5)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轩然大波(3/5)

    为何到了现在,依附于世家门阀反而成了罪过?



    *****



    “废黜罚赎”的诏书颁行天下,最先掀起浪涛的自然是长安,汇聚了最多的功勋、官员、世家、门阀,这些人忽然一觉醒来发现“罚赎”的特权被废黜了,等同于扒掉他们身上一层护身符,如何能够甘心顺服?



    一场巨大的浪潮瞬间掀起,气势汹汹、惊涛拍岸。



    这股浪潮最先发起的地方在于长安的学子,尤其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些高等学府,学子大多是从“荫萌”而获取入学资格,自是家学渊源,或是功勋或是世家出身,都是“罚赎”的受益者,如今“罚赎”被废黜,自然一片喧嚣、沸反盈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甚至诸多学子在有些人的阻织之下走出学馆、步入街头,直趋皇城而去,意欲抵达承天门叩阙,试图劝谏陛下收回成命……



    城内的官员、勋贵也纷纷上书,奏疏雪片一般飞入中书省,十余名通事舍人面对这些言辞激烈的奏疏,顿时感到焦头烂额。



    分批整理已是不易,况且其中言辞激烈者甚多,甚至有人在奏疏之中写出“奸佞祸国”“君上昏聩”这样的句子,“奸贼保藏祸心、乱太宗法度国家典章”等等言辞亦是层出不穷,若是全部如实上报,岂不是要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狱?



    只能分批整理之后,递交至政事堂,让宰辅们去考量取舍。



    小小的通事舍人不过是六品官,担不住太多的责任,还是让头铁脑袋大的宰辅们去扛吧……



    政事堂内,宰辅、参议们倒是云淡风轻,自武德殿内拟定“废黜罚赎”之诏书之时,便已经预见到此举必然引起天下反对,风波跌宕自是情理之中。



    但阵营不同、利益不同,对于事情的处置方式也会不同。



    担任礼部尚书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一脸怒气,拍着桌子破口大骂:“都昏了头吗?纵然对陛下的诏书所有误解,也应有理有据的予以劝谏,居然说出‘君上昏聩’这样的不敬之言,眼中哪里还有半点上下尊卑?赶紧通知大理寺派人将这些人悉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