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咄咄相逼(3/5)

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咄咄相逼(3/5)

p>

    裴怀节能够从当年“天策府”排名最末的录事走到今日“河南尹”的高位,实际权力超越了诸多曾排在他前面的“天策府”同僚,政治智慧自然卓越,岂能听不懂戴胄话语之中的劝诫之意?



    然而于公于私,他都不打算接受陛下的“好意”。



    凭什么?!



    自己在河南尹任上兢兢业业,坐镇洛阳十余载,将遭受隋末乱世而人口匮乏、经济凋敝、农田荒芜的“三河之地”治理得百业俱兴,非但没有因此晋位宰相,反而要因为一个荒唐至极的罪名而自愿请辞致仕?



    那自己这一世英名由此付诸流水,还要背负一个“荒淫”之骂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何况他受河南门阀之推举,享受了门阀的支持,那么今日就要为门阀的利益而斗争下去,绝不是他想退就能退。



    若是将门阀利益弃之不顾,那么反噬将接踵而来,后果比被朝廷定罪还要恶劣……



    深吸一口气,裴怀节愤然道:“天日昭昭,吾裴怀节一生清白、行事公正,岂能接受如此极尽侮辱之构陷?那等腌臜事吾不曾做过,绝不允许任何人栽赃陷害!请诸位严格执法、仔细甄别,定要还吾一个公道!”



    此刻就在正堂门外,他的属下官员皆在,这样一个罪名被堂而皇之的当众宣示,令他颜面无存、羞愤欲死。



    虽然裴怀节拒绝“私了”的态度很是坚决,但戴胄还是想要努力争取一下,遂摇头叹气道:“律法昭昭、法度森严,朝廷绝不会诬陷一位功勋卓着的封疆大吏……然而此事影响甚大、舆论恶劣,若是继续下去必然引发各方关注,到时候就算裴府尹得以洗脱清白,却也无法平息所有舆论,何必呢?”



    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个“无罪”的判决就能证明清白,会有人说是朝廷顾忌恶劣之影响从而平息事态,也会有人说是裴怀节以权谋私湮灭证据导致无罪释放……



    对与错,黑与白,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裴怀节懂得这个道理,却依旧摇头:“戴寺卿不必多言,清者自清,还请尽快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