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转移注意(1/5)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转移注意(1/5)

    现在有人掐着党仁弘回京述职的档口予以弹劾,且证据乱七八糟、并不充分,显然是仓促为之。



    询问何人呈递这些证据并无用处,因为背后一定有人指使。



    问题的关键在于:太宗皇帝都明知其贪腐作恶而不予追究,难不成还想让当今陛下推翻太宗皇帝的旨意,对党仁弘绳之以法?



    若果真那样,意味着陛下对于太宗皇帝的执政有所纠正,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极有可能造成朝野震荡、局势不宁……



    当然,也或许这才是背后主使之人的真正用意?



    水搅浑了,有些鱼就跑了。



    戴胄思忖良久,缓缓吐出一口气:“将这些东西好生整理一下,我稍后带着进宫,呈递给陛下。”



    无论何人在背后有何谋算,他都不必理会,他当了半辈子大理寺卿,只知公正执法、不理朝堂纷争,只要党仁弘罪证确凿,那就依法办事。



    这是他的立身之本,亦是处世之道。



    ……



    李承乾一份一份看完文牍,沉默良久,方才叹气道:“爱卿给朕出了一个难题啊。”



    戴胄恭声道:“此事其实不必陛下决断,微臣之所以带这些文牍入宫,只是想让陛下了解此事,一旦有人胡搅蛮缠之时,也能及时正确予以应对。”



    他虽然不是魏徵那样的诤臣,也不打算做一个所谓的“强项令”,但最起码的原则却不容亵渎,党仁弘有罪,且罪大恶极,这是千真万确之事,那么接下来便是大理寺推动审判,并不会因为李承乾的意见而有所改变。



    在他这里,皇帝不能影响司法裁决,太宗皇帝尚且不能,何况李承乾?



    李承乾一时无语,怎地这朝堂上下一个两个尽是这般强硬臣子,半点颜面也不给他这个皇帝?



    刘祥道如此,戴胄亦是如此。



    真不知该笑还是该气……



    想了想,他迟疑着道:“党仁弘……终究还是与旁人不同,太宗皇帝在时,便感念其忠义数次赦免其罪,现在太宗皇帝不在,朕刚刚登基未久便将他赦免之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