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3526章 泾阳(3/4)

第3526章 泾阳(3/4)

    眼下长安兵变,关陇与东宫鏖战不朽,半个长安城都打废了,却是谁也奈何不得谁,关陇虽然节节进击,但东宫战力犹在,如今又有房俊引兵回援,谁胜谁负尚在未知之数。



    与其这个时候身在其中一方,不知将来前程如何,还不如坐山观虎斗,待到胜负即将分晓,再择取其中之胜者予以依附,胜利唾手可得。



    利益自然小得多,但风险也小……



    李义府却道:“你根本看不明白眼下之趋势……看似东宫尚有一战之力,胜负并未分晓,实则自从河东诸家门阀出兵襄助关陇,李绩统御东征大军迟迟不归,便可看出大局已定。眼下之局势已然非是谁能得到储君之位置,而是天下门阀抵抗朝堂削弱门阀之策略,东宫强弩之末,单凭房俊区区几万兵马,又如何能够同天下门阀抗争?东宫覆亡,迟早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之人才具不俗,拥有洞彻局势之能力,对于当前之局势甚为笃定。



    很明显,天下门阀如今或明或暗都已经站在关陇一边,东宫独木难支,但凭房俊的兵马如何与天下门阀为敌?



    这一场攸关储位之兵变,到了现在已经成了天下门阀的反击之战,为了维系门阀之利益尽皆倾力一战……



    只恨他虽然投入晋王门下,却并未得到晋王之信重,再转投长孙无忌,更是被一脚从长安城踢到这泾阳县,从此投闲置散,郁郁不得志。



    此等紧要关头未能听命与长孙无忌麾下,与关陇并肩作战,待到胜利之后又能分得什么奖赏?



    放在旁人或许因处于战火之外而侥幸,对于野心勃勃的李义府来说,却是时运不顺、郁气难解……



    典史敬酒,说道:“明府才具天下罕有,关陇子弟却尽是无能之辈,赵国公岂能放任明府这等人才弃之不顾?且放心,待到大局抵定,必然将您调回长安,吾等还需仰望明府关照才行。”



    李义府苦笑道:“时局紧迫之时,吾未能在赵国公麾下效力,待到局势抵定,就算赵国公想起有吾这么个人,又能有几分赏赐?”



    正说着,忽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