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3524章 拆桥(3/4)

第3524章 拆桥(3/4)

将中渭桥尽皆拆除。



    没错,这位长孙家硕果仅存的叔祖辈宿老,自觉并无把握将房俊阻挡于渭水之北,干脆将中渭桥予以拆除,一了百了。



    至于此举会否导致渭水之北的关中地域惨遭房俊扫荡,而长安无法及时予以支援,他浑然不顾……



    ……



    风雪之中,长孙恒安披着厚厚的斗篷,戴着帽檐宽大的毡帽,坐在马上凝视着面前的中渭桥。此桥桥柱是四根木柱一排,为排架式;排柱上有两跳斗拱承托木梁、桥板、桥栏桥顶随券顶略呈八字形。桥头有华表、神妖,气度恢弘。



    中渭桥始建于秦,因当时渭水北有咸阳宫,南有兴乐宫,欲通二宫之间,故建此桥。汉末年,董卓纵兵入关烧毁此桥。之后,曹操又重建。东晋永和年间,前秦苻生征调关中百姓,加以修治。南朝刘裕入关,又遭焚毁。贞观十年最后一次重修,工程规模浩大,征用徭役颇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现在,这座沟通渭水南北的桥梁便在如狼似虎的兵卒手底下迅速拆卸瓦解,因桥梁皆是木质结构,只需砸掉卯榫即可拆除,轻便快捷,半日不到的功夫便拆除一空。



    所幸跟随前来视察情况的宇文节及时约束兵卒并未将桥梁部件当场丢弃,而是收拢之后屯放于渭水南岸。战后只需抽调工匠重新以卯榫连接,很快就能修筑新桥。



    并且有所怨言:“中渭桥勾连渭水南北,实乃交通枢纽,如今郡公下令拆除,岂不导致渭水之北地区全部处于房俊兵锋之下,且不能得到及时增援?”



    对此,长孙恒安表示无所谓:“老夫奉赵国公之命,率兵督战于此,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阻截房俊过桥直抵长安,只要能够达成此任务,在所不惜。”



    莫说是一座桥,就算是一座城,他也敢拆!拆除中渭桥的目的就是隔绝渭水南北,渭水虽然冰封,但冻得并不结实,不可能任由大队人马通行,他房俊还能插翅飞到南岸来不成?



    至于渭水之北会否由此陷入房俊铁骑之下……那关他屁事!



    他只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