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1458章 大炼钢铁(3/5)

第1458章 大炼钢铁(3/5)

点障碍都没有。



    盖因倭国只有倭语、并无文字,是以自汉字传入倭国之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着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只不过读起来却因为口音等等问题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吉士驹对于他俩刚刚说的什么完全一头雾水,他汉语水平还行,汉字书籍皆可看懂,但是对于专业性的谈话便一知半解了。不过这会儿这句“接风洗尘”算是听懂了,当即美滋滋的站起来,屁颠儿屁颠儿的跟上。



    大唐繁华,那种骨子里头散发出来的优雅底蕴最是令倭人崇拜羡慕,他这个虾夷人当然亦不例外。事实上,无论任何事务只要是跟“大唐”两个沾边儿,都会在倭国受到无尽的欢迎和吹捧。



    大唐的瓷器,大唐的茶叶,大唐的美酒,大唐的诗歌……甚至大唐的地席、刀剑、衣裳……在倭国,但凡是大唐的东西,已经不是钱财可以表达的阶段,而是代表着一种阶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唯有贵族才能享用来自大唐的所有事物,若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商人,哪怕你再有钱,也绝对不行……



    *****



    昆明池起初为西汉为了攻打南越国以及昆明国,操练水军所建。



    由于秦岭与渭河的落差太大,每年雨季会有许多雨水从秦岭深处流出,但是距离渭河太近,落差太大,基本上都是白白流走,浪费掉了,在汉朝时就是利用这种天然的水优势就地开湖蓄水,形成昆明池。及至后来,昆明池还发挥了供给都城水源、给宫廷和市民提供水产、建筑园林殿宇、干旱时浇灌农田甚至还具有平稳关中漕运水系的功能。



    在昆明池的北岸,有一条泄洪用的水渠,铸造局便选址在此处,借助充沛的水力驱动水车,给铸造局供给鼓风以及锻造所需的动力。



    昆明池北岸乃是一道高高的土岗,一排简易的营房正在土岗下水渠边搭建,数百上千的农夫正有条不紊的忙碌着,一处刚刚搭建好的营房门口,房俊见到了自家的奴仆柳天养……



    作为房家顶级木匠柳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