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761章 生产新模式(2/4)

第761章 生产新模式(2/4)

逼的名字呢?别无他意,只是房俊绝对稀少的文青属性发作,要一次祭奠自己那消失在一千四百年后的青春……



    名字虽然很二逼,但意义却绝对重大!



    在房俊的构想中,“铁炉堡”将是以后冶金、铸造枪炮、研制新式机器的科研中心,可以说在这个时代的这颗星球,这里就代表着最高技术!



    而在吴淞江的东岸,民港码头、市舶司也几乎同时开工。



    无数的流民从四面八方被优渥的条件吸引过来,热情洋溢的参与到这场超级大建设当中,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争取立身的根本、活命的粮食。



    短短一个月之内,上万名流民到来,如此庞大的人口,对于镇公署的指挥和分派就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不过房俊自然早有腹稿……



    “……虽然都是流民,来自四面八方,但是绝对不会只是单独的一个个体,往往都是成群结队而来。而导致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因素,或是血缘,或是乡情,或是族群,不一而足。我们不仅不要将其打乱拆散,反而要依据这些因素将其分到一组,让他们的更加的团结。将他们的住处与别人区分,形成一个相对孤立的团体,我们可以将这个小团体叫做生产队……”



    房俊拒绝了裴行俭想要将所有流民全部打散,然后重新组织起来分派任务的提议,而是提出了这个“生产队”的概念。



    裴行俭皱眉道:“可是如此一来,这些生产队虽然会在内部相对融洽,毕竟都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可是跟别的生产队之间却难免产生分歧,从未出现争斗,这样岂不是会大大的延误工程进度?”



    “不不不,你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本侯问你,如何才能大幅度的提升现有的工程速度?”房俊笑着反问。



    裴行俭瞅了瞅身边的几位将领,无奈的发现这几位就是个摆设,对于民政根本丝毫不感兴趣,估计这时候心里都想着将船坞里将要同时建造的二十几艘战船如何多捞几艘在自己的手里……



    暗叹口气,裴行俭打起精神,稍作思考,说道:“奖励?”



    房俊笑着摇了摇手指:“正确,但是不全面,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