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五十一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1/5)

第五十一章 只要坚守,就有希望(1/5)

    其实,早在大军突入西海的时候,张掖郡就已经按兵不动了。他们曾经组织过援军,但在信使回报,西郡叛乱,太守赵爽率军阻住驿道后,他们就偃旗息鼓了。毫无疑问,他们是有忠心的,但不多。如果西郡没反,或许张掖援军已经开往武威了,但西郡反了,路不通,那就怪不了我们了,这就是他们的想法。张掖西边的酒泉、晋昌二郡一般无二。他们没有特别强烈的救援武威的想法。能救就救,不能救就算了,指望这三军集结重兵与西郡死磕那是想多了。另外,敦煌郡直接易帜,归顺大梁。这个郡位于西睡边鄙之处,但却是个大郡,在雍秦流民大举涌入之前,甚至比武威人口还多。凉州有名的豪族,大多聚集于此处。如龙勒索氏、广至盖氏、渊泉张氏(张氏在晋昌有分支,亦宗党旺盛)、效谷宋氏、曹氏、令狐氏、敦煌汇氏、马氏(马氏在酒泉有分支)、阴氏(阴氏在武威有分支)、段氏、侯氏、尹氏等。其中,尤以索、张、阴、宋四姓为最,在凉州幕府中占据了大多数职位。可以这么说,凉州幕府一半以上的将吏是敦煌人,由此可见敦煌郡在凉州十二郡三营中的重要地位。敦煌郡举义归正,其实是诸大族支持的,但他们一个都没出面,反正太守辛凭「一意孤行」说要归顺大梁,大家也没法阻止是不是?他们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保证身在武威做官的族人的安全。能去那边当官的,肯定是族中比较出色的子弟或地位不俗的长者,你把他们坑了,像话吗?新设没多久的高昌郡太守杨宣是张骏心腹,敦煌一举义,立刻断了其入援通道。杨宣手中兵不多,除了戊己校尉府的赵贞残兵外,就只有当初张骏留给他的两千武威兵,其人收到消息后,立刻准备救援,并且移玉门营,后者不应。于是事情就消停下来了。西域长史李柏深受张轨大恩,又得张骏信重,在杨宣偃旗息鼓后,他去信一封,破口大骂,打算单独出兵救援武威,并且传令鄯善、龟兹等国,令其各派两千骑来会,但被手下文武将官劝阻了。西域长史府位于楼兰,非常依赖中原。别看他们去年会同高昌太守杨宣一起,征讨鄯善等国,威风不可一世。但说到底只有几千兵而已,西域城邦国家再小,真怕你这三五千人?人家怕的是中原朝廷震怒,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所以表示顺服,给个面子而已。西域长史府和高昌郡(原戊己校尉府)一样,面临着非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