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四十六章 奔忙(1/4)

第四十六章 奔忙(1/4)

    高阳今年的夏粮收获不咋样。原因很多。其一是去年的水灾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收成。其二是缺乏充足的农具、耕牛。其三是会种小麦的人少,骤然改种冬小麦,问题多多。这不是穿越者轻飘飘一句“教”就能完成的。谁来教?他教得怎么样?需要多少人教?有没有这么多人来教?他说的话别人听得懂、愿意听吗?高阳人抵触怎么办?对小麦的印象不好,不愿意种怎么办?教的人不用心,学的人太笨怎么办?太多问题了,注定只能是一锅夹生饭,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而夏粮收成低,本来还有一个补救办法,那就是六月种杂粮,这个很多人都会,不太需要教,无奈被大水毁了。所以,高阳百姓今年明明收获了一季粮食,却很难活到年底,更别说明年青黄不接时怎么办了。故去年刚刚安顿下来的人,又蠢蠢欲动,想要带着仅有的粮食,或下河南乞讨,或东奔幽州乃至慕容鲜卑。“总算把他们摁住了。”八月下旬之后,雨水渐少,到九月初时,终于停歇了下来,邵勋暗松一口气,然后带着高阳百姓播种第二季冬小麦——今年应该会比去年好一些……吧?毛邦换了一身粗布麻服,腿上满是泥泞。师徒二人站在滱水边,看着夕阳下仍在劳作的百姓。忙完秋播后,他们还会种一些芜菁。无需花多大力气,随缘种就是了。冬天饿极了的时候,摘一点出来吃,或许能救命。高阳四县还剩七千多户、三万口人,一家赈济了四十斛粮食,算上他们自己的余粮,混点野菜、草根,大概能勉强撑到正月。秋天新种下的粮食要到明年五月,中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怎么撑过去,就要靠他们自己想办法了。芜菁能解决一部分缺口,开春后或许有野菜、果蔬,也能解决一部分,但还差了不少。或许,还是要从本就不够吃的粮食里面再挤一点,留待五月麦收之前那段最难熬的时间。生活,本就如此艰难。天边最后一丝亮光将落未落之时,百姓们饿得头晕眼花,差不多也收工了。“扑通!”前方突然跪下数人,一老翁、俩年轻小夫妻外加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这是……”邵勋有些惊讶。亲军督黄正上前,一把将人拉起,稍稍向后推了推。“大王。”老翁颤声说道:“小儿年且十五,也该跟随大王出征了,以报王活命之恩德。”邵勋先是有些惊讶,继而沉默了。报恩或许有,但也有其他因素,比如减少一张吃饭的嘴。半大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