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二十四章 帮你(1/4)

第二十四章 帮你(1/4)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考城。前来议事的地方士族成员们意见不一,但整体还是持振奋态度的。邵勋在与人议事之时,也对首战告捷的刘曷柱多有赞誉。不过在私下里时,他又是另一番态度了:“打仗的时日挑选得不好。夏日雨多,水涨得厉害,不利骑兵驱驰,反而利于舟师,这么打下去,倒像是给司马睿在练兵。”他从来没有轻视过江东政权。军队的战斗力,决定因素比较多。给养、训练、装备、战术、士气、风气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影响。昔年曹操刚起兵时,军队已经不能用烂来形容了,而是很烂,特别烂。就三天两头炸营这种事来说,即便是在乌合之众里,都算是比较菜的那种。打个黄巾流民,曹老板的兵还不敢上,逼得他身先士卒。说句难听的,就这种军队,初起事的王弥都能虐一把曹操,至少他的部队不炸营。这是训练水平太差导致的。国朝八王之乱初期,承平多年之下,很多部队也挺烂的。那会邵勋甚至开了不止一次无双,你让他现在再开无双,不是不可以,但风险已经急剧加大。说白了,北方打了十几年仗,练出来了,战斗力普遍提升——不仅仅是邵勋的部队提升了,石勒、王弥、赵固、曹嶷、匈奴等等,全部“被动”跟着提升,俗称“卷”。甚至就连战术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南方兵卷吗?不太卷。南方兵底子好吗?其实还可以。有些比较能打的豪族私兵,战斗力相当不错,比如关中齐万年之乱时,周处带着五千兵就杀伤了万余关中叛军。平定张昌、石冰、封云之乱,平定陈敏、杜弢之乱,靠的都是江南豪族私兵。他们是有战斗经验的,至少在万人规模以下的战斗中打得有声有色。毕竟这是一个蛮族广泛存在的年代,历史上直到唐末,江西都还有蛮人酋长被招安出任官职。南方兵经常需要与蛮人战斗,有一定的军事素养,但战斗规模普遍不大。总体而言,南方兵的战斗力不如匈奴,尤其是大规模阵战经验相对匮乏。就当前来说,整个南方万人以上战斗经验最足的,毫无疑问是经刘弘、陶侃调教的荆州兵,长期的平叛战争也给予了他们相当的战斗经验,再好好整顿一番,荆州军的战斗力在南方首屈一指。这是邵勋根据目前的南方局势做出的判断。至于祖逖的部队,他认为不如荆州军能战。与他们打,就要争取打万人以上规模的大会战,规模越大,南方兵越无法适应,越容易被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