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1/5)

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1/5)

    糜晃离开广成泽时,见了一下戴渊。此人正坐在修了一小半的宿羽宫内,与程收对弈。糜晃与他没什么好多聊的,只略略谈了一下广成苑的修建事宜,便离开了。山上草木焦枯,了无生气。役徒们手上、嘴角都是血泡,形容枯槁。这一切都让糜晃暗暗叹息。但当他与役徒们交谈过后,却发现这些人居然不愿回家,甚至打算把家人接来广成泽,顿时惊了。再一问,原来汝南、汝阴、梁国、陈留等地同样大旱,赤地千里,且已经有人把老家的消息传过来了。役徒们老实木讷,但不是傻子。老家的地都快冒烟了,广成泽却还顽强保留着部分水源,这是人所共见的事实。今年大旱,明年就不大旱了吗?没有旱灾,还有蝗灾呢。故老相传,大旱之后必大蝗,明年怎么过?他们看到了广成泽相对丰富的水资源,看到了广成泽地里黄澄澄的小麦,知道这里能活人,傻子才会走呢。离开广成泽,踏上北归之路时,天色已经渐暗。糜晃坐在马车上,途经一市集时,与随从们下车吃饭。就在这时,突然有人从北方策马而至。当他们将马匹交给店家照料时,突然来了句:“洛水断流了。”大部分过路的食客还没什么反应,糜晃脸色却变了。随从们亦面面相觑,全都下意识看向广成泽方向。“买些干粮、打些井水,连夜回洛阳。”糜晃上了马车,吩咐道。“诺。”随从们心不在焉地应道,一边采买食水,一边相互间以目示意。谶谣真的应验了啊!毫无疑问,绝大部分人认为谶谣“主角”是鲁阳县公邵勋,还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谶谣所应之人乃王弥,因为他的头衔太吓人了——侍中、特进、都督六州诸军事、征东大将军、青州牧。但不管是谁,对大晋天子、司徒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呢?真这样的话,可就真的乱了啊。马车离开之时,糜晃同样叹了口气,掀开车帘看了眼广成泽方向。广阔的田野之中,依然有无数屯丁就着月华的光辉,拼命抢收小麦。可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啊。******流华院内,邵勋刚刚开完会。旱情越来越严重,夏收后肯定没法种粮食了。他决定等到秋天,无论旱情是否缓解,都将下种新一季的冬小麦。在他的印象中,蝗虫一般在盛夏时节最多,似乎成虫期就在那会。在此之间,蝗虫还未成熟,移动能力没那么强。但他也不是很确定,毕竟河南、河北、关中各个地区气候、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