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四章 行宫(1/4)

第四章 行宫(1/4)

    经历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改造,广成泽的部分区域已经有些模样了。进度最快的是广成宫,位于崆峒山上——后世汝州临汝镇南、涧山口水库北。此山传闻为广成子修仙处,史载黄帝曾问道广成子于崆峒山。山不高,百余米的样子,也不大,伐木平整之后,只够在山上修一个中等规模的行宫。邵勋在山下看了看,此宫比一般的庄园大不了多少,殿室数十间罢了。但花费却不小!盖因周围全是广阔的沼泽、草原、密林,材料运输不易,往山上运更不易。他又看了看周围的景致。崆峒山下,农田东一块西一块的,只粗粗整理了出来,并未播种。农田之间,随处可见碧波荡漾的湖池——不知道哪个天杀的,还往湖中铺路,路的尽头是一個观景凉亭。你奶奶的,我想修的是军事要塞,你给我整度假胜地是吧?但——算了,毕竟不是自己出的钱,又能怎样呢?此外,他还很是感慨。后世这一片已经是人烟相对稠密的区域,可谁能想到,此时却是一片水乡泽国呢?南北朝结束,广成泽已经有所退化、淤积,“吐”出来了部分陆地,但依然沼泽遍地——每一个小冰河时期,其实都是沼泽退化,慢慢淤积成陆的时期,广成泽如是,东北的辽泽亦如是,甚至就连幽州出关的滨海道(辽西走廊),都是唐末、五代小冰河时期形成的。就这样一直淤积,再加上人类活动,到了21世纪,广成泽最后的遗迹,大概就只剩下涧山口水库了。一千七百年沧海桑田,变化确实太大了。“殿室皆已完工?”邵勋收起感慨,遥指崆峒山,问道。“大小殿室六十八间,皆已完工。”正在崆峒山周围忙活的南阳郡丞乐宽本不是很耐烦,但在看到邵勋带过来的两千余兵马时,顿时改变了态度,道:“将军可要上山看看?”“走。”邵勋当先而走。唐剑连忙带着已扩充至两队(113人)的邵氏亲兵,紧紧围护在四周,并派出二十余人当先开道。抵达广成宫后,又分至各处警戒。乐宽默默看着,只觉有些好笑。不过一个材官将军罢了,又不是权倾天下的宗王,搞这么大排场作甚?这么怕死吗?邵勋不知道乐宽心中所想,他只是不停地看着殿室。用料十分扎实,土木混合结构,甚至还用了少许砖块、条石——之前看山下有好几处地方浓烟滚滚,原来却是在烧砖。国家工程,果然大手笔。“加一个仓城吧。”邵勋说道。“仓城?”乐宽有些吃惊。一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