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1/5)

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1/5)

    天空突然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寒风劲吹之下,直往人脸脖子里钻。崎岖的山道之上,大群武士正在进军。他们器械齐全,装备精良,面容更是严肃无比。但看起来也不是很紧张。银枪军六百将士是上过阵的,还不止一次,虽然打的仗都有点取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积累出一定的自信,特别是在面对贼匪的时候。教导队就更不用说了,他们都是各队挑选的精兵,打仗经验十分丰富,当然不会把小场面放在眼里。上山这条路明显有人工开辟的痕迹。最初可能是野兽趟出来的,后来变成了山上众贼匪行走的通道。贼匪下山的原因是——种地。抢劫也是有的,但光靠抢劫养不活自己。为了生活,每个人都打几份工,都身兼多职:农民、土匪、商人等等。山道之外的密林里,还隐隐约约有人活动的痕迹。那是银枪军和王国军的斥候,一共数十人,早早就上了山,仔细搜检各个适合藏兵的地方,以免被人埋伏——虽说真被埋伏了也没什么,山寨内就百十号贼兵,能怎样?雪越下越大了。贼人看样子今天不会下山了。邵勋已经远远看到了山寨那粗犷的墙体,以及围墙内部那袅袅升起后,又很快在寒风中飘散的炊烟。“催一催辅兵,让他们快上来。”邵勋吩咐道。“诺。”战场信使很快离开。辅兵当然是王国中军的辅兵了,银枪军还没配这玩意,此时只是借调罢了。吴前在后方督带五百辅兵,人人气喘吁吁,扛着梯子(爬墙)、大斧(斫门),背着火油(纵火)、门板(跨壕)等等杂七杂八的物事。另有百余匹驴马骡等役畜,背着箭矢等消耗品。至于食水,只能士兵自己随身携带,一般就几天的干粮。攻坞堡的现实困难就在这里。地形狭窄,展不开兵力,来一万人和一千人的效果,差别不大。道路崎岖难行,辎重车辆没法上山,负重之下的骡马一不小心还会滚落山谷。作战无法持久,几天的干粮吃完,就得下山,或者山下的人送上来,消耗很大。如果没法一鼓而破的话,基本就只能谈判了。坞堡主象征性交点钱粮,送质子,表示恭顺,进攻方见好就收吧。当然,这是豫西山区的坞堡,平原地带的容易展开兵力,但人家的规模也更大。山里面的坞堡可能就聚集着几百户人,但平原上的可不止。后汉末年,满宠在河南连下二十余坞堡,得民二万户。这还是坞堡尚未大举成风的汉末呢,平均一个坞堡就一千户了。在这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