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开局一个箱子,结局一个王朝> 第251章 署理县令(1/4)

第251章 署理县令(1/4)

    李尧刚刚开口,旁边的楼东方就悄悄用脚踢他,示意他今晚暂时不要据实相告,免得给人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感觉。

    你刚说完提拔人家做县令,回头就说我需要你帮忙,这利用的意图太明显了,不如过个三两天再让朱任侠出兵更好。

    但李尧对楼东方的提示置若罔闻,坦坦荡荡的道:“只因巡抚江东之遇到了麻烦,要求各地出兵增援省城。我们黎平实在抽不出兵马来,所以我才想起了兄弟你……”

    李尧说着话从袖子里取出书信交给了朱任侠:“这是江巡抚的求援信,朱兄弟你看一眼。”

    “多谢知府大人坦白相告。”

    朱任侠拱手致谢,双手接过书信飞快的阅读起来。

    看完后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嘶……杨应龙成气候了啊,竟然连都司大人都战死沙场了?”

    李尧感慨道:“飞练堡一战,都司杨国柱率领的五千人马全军覆没,这可是贵州三分之一的兵力。损失了这部分人马,单靠我们贵州的军事力量,已经无法剿灭杨应龙的叛军。必须等朝廷派遣大兵讨伐,才能平定播州之乱。”

    大明初期,朱元璋在西南边陲设立了十四卫,随着后期不断的裁撤,再加上卫所制度的荒废,如今的贵州只剩下六个卫所。

    而且每个卫所的人数也从五千六百人锐降到了不足三千,也就是说整个贵州的兵力大约在一万八千左右。

    这些兵力散布在贵州各处,包括贵州卫、永宁卫、铜鼓卫、毕节卫、清平卫、都匀卫,以及一个黄平千户所。

    卫兵作为大明朝廷的正规军事力量,不仅要听从巡抚和都司的调遣,还得肩负保卫地方,开垦田地的任务,不可能所有人全部拉到前线打仗。

    为了讨伐杨应龙,都司杨国柱从贵州卫抽调了两千人,又从永宁、铜鼓、毕节三卫各自抽调了三千人,组成了五千人的正规军事力量,向播州展开了进攻。

    杨应龙采用诱敌之计,将杨国柱引诱到飞练堡,三万伏兵乱箭齐发,将这五千卫兵一网打尽,就连都司杨国柱、指挥同知李廷栋也全部阵亡。

    贵州都司杨国柱乃是河南登封人,今年四十九岁,他的官职全称是贵州都指挥使司指挥使,简称都司,大明朝廷的正二品官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