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太子爪牙?(2/3)
子准备拖他们下水。朱高枳摊了摊手,面庞上浮现出几分无奈之色,说道:“老二,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幸好,太子殿下兴许是觉得我等有用,否则,我们三兄弟,已经被圈禁起来了。”行刺大明藩王,这个罪名大不大?大!!大到他们三兄弟,根本扛不起来。赵王朱高燧摸着下巴,说道:“说起来,往日里,我只觉得太子殿下是一个宽厚仁义之人,没想到,心机深沉啊。”“坊间传闻,原先的那个建文帝朱允炆,现在走了文道,唯太子殿下马首是瞻。”“细细想来,这其中,兴许就有太子殿下的谋划在其中。”历朝历代之中,皇子多的朝代占据了大多数。而想要退出夺嫡之争的皇子想要怎么做,才能安享晚年?简单,只需要修行文道就行。毕竟,文道不能长生不老。在寿元无量的帝王面前,一个仅仅活了几十岁,就垂垂老矣的皇子,根本当不了太子。朱高枳提醒道:“老三,你切不了因为太子殿下年幼,就小瞧了他。”“太子殿下可是太祖皇帝亲自带在身边培养,言传身教的大明第三任帝王啊。”“而且,还是嫡长孙,嫡长子。”“可以说,整个大明一朝,无人能动摇太子殿下的位置。”汉王朱高煦想起渐渐沦落为无事人的父皇,大明的太宗皇帝,感慨道:“唉,我真是为父皇不值得啊,为了活命,拼死拼活才把那个废物建文帝赶下龙椅。”“然后为了名正言顺,又是拼死拼活的做出了那么多功绩,难道太祖皇帝他老人家一点也看不到?”“是,父皇是争不过兴宗陛下,是名不正,言不顺,可没道理,连一个小娃娃也争不过啊?”赵王朱高燧哪里会在意,什么叫祸从口出,附和道:“没错,也就是父皇孝顺,不然,哪怕父皇带着我们太宗一脉离开大明。”“去夺了其他朝代的疆域,重新建立一个明朝,也轻而易举。”朱高枳见这两个弟弟,还没喝酒呢,就已经醉成这般模样,冷汗“唰”一下就下来了,说道:“老二,老三,慎言啊。”“太祖皇帝这般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哪里能轮到我们这些小辈去评判?”“还有,今后莫要再说那些大逆不道之言,父皇他从来都没有自立之心!”汉王朱高煦浑不在意道:“老大,你知道我最瞧不起你哪一点?你啊,就是太胆小怕事了,上了战场,你这种人,是最先死的。”“怕这怕那的,能做成什么事?太祖皇帝偏心成那般,都不怕被人说,我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