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212章 厢军解甲归田(1/3)

第212章 厢军解甲归田(1/3)

    黄渊璟回答:



    “臣以为,应该将开垦的荒地归开垦人所有,由官府登记造册给予凭证,这样开垦人才会安心的继续工作,同时免除三年的田地税赋。”



    赵桓点头:“可以,不过三年太短了,十年吧,十年之内开垦的荒地不征税,十年之后按照三十税一征税。”



    黄渊璟吓了一大跳,声音都有些发颤:“三十税一,那相当于白给啊。”



    赵桓摆手:“减轻农民负担,让耕种的粮食都归耕种者,百姓才能够更有积极性去开垦荒地。”



    黄渊璟躬身道:“臣只听说过汉朝文景之治曾经使用过三十税一的税率,后世基本上都是十税一,甚至五税一,官家此举,堪比文帝和景帝。”



    赵桓笑道:“如果你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那么就由你在朝会上奏,然后推行天下。”



    黄渊璟赶紧躬身施礼:“臣遵旨!”



    ……



    三日后。



    朝会。



    宋朝每个月初一、十五两次朝会。



    所谓朝会,就是文武百官在这一天一大早在垂拱殿拜见皇帝,商议需要在朝会之上商议的大事。



    平时则不会搞这种大会,而是由皇帝决定召见大臣。大臣有事要单独向皇帝启禀的,则上劄子,由皇帝确定时间召见。



    朝会上,赵桓头戴展翅幞头,身穿圆领红袍,腰系玉带,脚踏皂靴,在垂拱殿龙椅落座,百官拜见。



    随后,邵成章朗声道:“有事即奏,无事退朝。”



    朝会更多是一种仪式性的。真有事要奏请皇帝商议,一般也不会选择朝会,毕竟人太多了,一人说一句都要半天,所以都是上折子见皇帝私下聊。



    岳飞出列,躬身道:



    “臣有本上奏,——如今朝廷国库空虚,大量钱财耗费在军费上,但落在具体的用于作战的军费却少之又少,大量的军费用在了不能作战的厢军之上。



    现有厢军达三十万之众,各州县都拿来当杂役使用,这是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是造成朝廷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