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第168章 幽州守卫战(2/4)

第168章 幽州守卫战(2/4)

粮草,根据留在城里的细作观察,城里的粮草足够支持一年的。



    而且宋军守军达到四万人,兵力对比仅仅是二比一,战局对守城宋军一方有利。



    一般来说,攻城战的兵力对比要达到四比一,才有可能强攻得手,城池越高大坚固,这比例就要越高。



    所以,吴乞买建议宗望最好先行围困,等到里面粮草耗尽之后,城不攻自破。



    但宗望已经没有办法等,他要尽快拿下幽州城,用战斗的胜利来洗脱自己的冤屈。



    所以增援部队和粮草到齐之后,他立刻下令对幽州展开强攻。



    镇守幽州的大将是八字军首领王彦,以及莘王赵植。



    赵植已经下定决心,宁可战死城楼,也绝不能让幽州失守。



    皇帝说了,守住城,或者战死,他的王位都可以世袭罔替。如果弃城逃走,不仅王位不保,还要斩首并株连家人。



    所以,他唯有一条路,那就是死守。



    幽州有三个统帅,分别是莘王赵植、右军都统制刘錡和中军副都统制王彦。



    但是皇帝赵桓的圣旨已经明确任命刘锜担任防守幽州城的军事总指挥,莘王赵植和王彦都必须听从刘錡的节制。



    赵桓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刘锜此人非常善于守城。



    他曾经以几千人马守住了顺昌,那只是一个平原地区的小城,他不仅守住了,还抗击了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并重创敌军,取得了顺昌大捷。



    这可是南宋十三大功之中之一,刘锜也因为这一战成名,区区几千人就能守住城池,让金兀术的十万人马都无法攻克刘锜的城池。



    守城术在宋朝军事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很多大臣和将领都着书专门进行过研究。



    赵桓当然也读过很多这类的历史资料,知道刘锜守城的办法多,而且他本身就是武将,身先士卒。



    王彦虽然骁勇,但守城方面比不上刘錡。



    王彦对这个决定也没有异议。毕竟刘錡是将门之后,他老爹那可是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官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