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三一一章 主动上门(1/7)

第一三一一章 主动上门(1/7)

    晋陵如今百万人口,只有卖贵的东西,附加值高的东西,晋陵才能富裕,人民才能轻松。



    否则如果只是单纯的劳动密集,靠着人民的剩余价值,晋陵的竞争力早晚是要丢失的。毕竟各项的成本都在增长,人民的需求与日俱增,赚的不多、不快,就又回到了以前的纺织厂所面临的局面。



    销售端疲软,退休职工的养老、医疗,在岗职工的工资、福利,会一点点的拖垮晋陵。



    这也是王言为什么不断的进行产业调整,开发新的产业。家电,是晋陵下一步要做的。



    等到解决了三县立市以后,就会适当的开始将一些产业外迁了。如最基础的鞋服,这没什么技术含量,纯粹是靠着设计,靠着上游的化纤。



    彼时会根据情况,将鞋服迁出晋陵,在别地建厂。晋陵保留上游的化纤、纺织的环节,再将设计部留在晋陵,推出大量的设计,不断的迭代新品。



    同时类似钢铁厂等重污染的工厂等等,晋陵也会外迁,保障晋陵的环境。



    在并不那么久远的未来,晋陵的产业只会保留高新技术,或者说是产出技术,再利用晋陵外迁的、投资工厂进行落实。晋陵会利用大量的资金,投资各种的优质企业,借助这一波时代的红利,实现资产的巨量增值。



    如此再加上晋陵本身的高新技术持续投入以及不断的产出,真正的实现晋陵人民混吃等死的好日子……



    当然这些构想,王言是没有声张的,只是默默的带领着晋陵人民按照他的想法前进。



    晋陵人民当然是拥护他的,从省里到北京当然也是支持他的,若非如此,晋陵是不可能发展这么快的。



    别的不说,晋陵开工生产需要的各种原材料,都是国家供应的。毕竟这时候到处都在发展,各种的初级原料相当重要,没有原料怎么生产?



    哪怕晋陵没有走计划价格,而是用了更多的成本购买,但想花钱都买不到原料的工厂多了去了,晋陵算老几?



    相比起各个省级山头,晋陵小小的一个县,哪有话语权嘛。说到底,全赖上级支持。



    不过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