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长安好> 498 人可以走,命得留下(2/6)

498 人可以走,命得留下(2/6)

相无关——无论仇人是谁,都无法再成为她心安理得掠夺无辜者性命的借口。

    再者,若一切果真皆是李献所为……事到如今,自当是他越不愿看到什么,她便越是要去做什么!

    况且,如此处境之下,她需要以此与常岁宁达成交易,配合常岁宁行事,才能有离开此处的可能。

    这些皆是促成阿尔蓝选择坦白制毒之法的原因。

    至于常岁宁就当年望部被灭族之事而说出的三言两语,也只是临场揣测而已,并不能真正让阿尔蓝做到信服——

    但这些年来,阿尔蓝也积攒了许多对李献的了解,常岁宁的话如同石子投入一潭死水中,荡开的波澜里,皆是阿尔蓝原本被困缚的思悟。有几分可信,她心中自有判断。

    而余下那些未明的真相,她会亲自问个清楚明白……给枉死的族人,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蝉鸣声依旧不知疲倦。

    这些蝉活不过今夏,而她的时间只会更短。

    阿尔蓝扶着马车边框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须臾,她抬腿上了马车,一路伴随着急促的蝉鸣声离去。

    阿尔蓝的失踪,让李献甚为恼火。

    李献此番未能攻下潭州,铩羽收兵的当日,刚回到军中,便听闻了阿尔蓝失踪的消息。他让人寻遍了军中内外,乃至岳州一带,皆未得阿尔蓝的丝毫踪迹。

    在寻人的间隙,李献已了解罢阿尔蓝失踪当日的经过,心中很快有了定论——阿尔蓝的去向,已是明摆着的事!

    必是肖旻趁着他离营之际,暗中助常岁宁带走了阿尔蓝!

    阿尔蓝未必有多么重要,但肖旻此举,却无疑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可恨当日他不在营中,那群废物被肖旻三言两语震住,以致于丝毫证据都没能留下,否则——

    李献心中恼怒,虽未有正面问责肖旻,但不乏暗指之言:“……虽早就知晓肖将军与淮南道节度使关系匪浅,但未曾想到,却已是深到了这般地步。”

    此一日,肖旻入李献帐内商榷罢军务,正待离开时,只听盘坐擦剑的李献,似笑非笑地开口:“那日常节使恰巧带兵出现在汉水旁,射杀我数名兵卒……想来也不是偶然吧?”

    常岁宁手中也有预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