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长安好> 387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3/6)

387 “争宠之心不宜太过”(3/6)

回锅重炖,故而再老的鸭子都能被母亲反复炖煮的软烂如泥。

    他这只鸭子似乎也注定就这么烂在锅里,一辈子大约都要郁郁不得志了。

    今次他留在江都,算是形势所逼,赶鸭子上架之下才有了决定……

    但王岳干着干着,倒越发觉得有盼头了。

    此刻甚至忍不住感叹:「吾虽已近暮年,然若能施展年少抱负,却也为时未晚。」

    多少比他有才能之人一辈子也就庸庸碌碌地过去了,能有机会壮志得酬的,总归是凤毛麟角。

    故而有言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难寻。

    随着一条条由常岁宁定下的政令实施下去,王岳开始对这个被冠以野心勃勃之名的少女改观了。

    他起初是害怕常岁宁的,害怕她野心太大,行事太过不知收敛,注定昙花一现潦草收场。

    可眼下看来,若非是因为她的「野心」,她的强势,她的敢争敢抢,她又何来机会据下江都,做下这些前无古人之举呢?

    这世道,想要做事,不是凭嘴皮子和几句动听的言语,就能够让人跟随奉行的……或许,江都正需要她这样「先兵后礼」之人来救。

    她是真正在救江都啊。

    故而,无论朝堂之上如何贬低忌惮她,江都的百姓待她却敬重感激。

    就连之前那些被她「盘剥」过的富商,如今也甘心积极配合她的政令行事,因为他们逐渐看到了切实的益处——这位刺史大人积极打通各处商道,丝毫没有官架子,亲自为江都争取来了许多商机,尤其是与宣州和州之间的商业互通,甚至要比未经战事前的江都来得更加密切。

    她的诸多招引人才落户求学的举措,也给江都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有人的地方便有商机。如今凡入江都者,有钱的花钱,没钱的也被就地规整安置,出人出力,总之,人和钱,至少得留下一样。

    有利可图之下,那些富商们又有什么道理不跟从配合呢?

    如今放眼江都,官,士,商,民,或为利,或为名,或为存,竟逐渐称得上上下一心,人心服帖至极,故而刺史府的政令施行格外通达。

    可她才来江都多久?

    又因年纪太轻,资历太浅,且是个女郎,而背负诸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