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 我会青出于蓝胜于蓝(3/6)
看向她:「看待?」
常岁宁不解——有什么不对吗?
骆观临抬手向高处揖了一礼,肃容道:「先太子殿下自稚弱少时起,便敢为大盛提刀而战,以其身护卫大盛疆土黎民,以其志力行利国利民之道!其功恩成就之高,岂是区区在下能够评断‘看待的?」
常岁宁含笑抬眉:「这样啊。」
见她这幅毫无敬意之态,骆观临拧眉,拿教导的语气道:「先太子殿下去时,大人年纪尚小,不了解这些也是正常。但大人须知,现如今大人尚能安坐于江都,除了大人之能,亦有先太子殿下当年留下的先人余恩。」
说到最后,骆观临语气里不觉间有了一丝伤怀。
当年先太子年少正盛时,他尚且是个外放的小官,但彼时他已知晓,当今储君年少英才,文治武功兼备,已有贤明之象……
当时他和许多人一样,都因为这位储君而对大盛的未来怀有莫大希冀,他竭力治下,几经调派升迁,终于踏入了京师朝堂,却在不久之后,接连遭遇先皇与先太子先后崩逝的噩耗——
彼时之感受,像是在伸手最接近曙光之际,却陡然坠入昏暗。
骆观临的声音低下来:「只可惜天妒英才,未肯替大盛续命……」
也未曾给他施展抱负才能,成全他心中君贤臣明之盛愿的机会。
实则,他知道常岁宁那日在城楼之言并非假话,她说大盛的衰败罪不全在明后,而是自先皇在位时,便已有积病,此言的确是事实……也正因此,先太子殿下未及登基便早逝,才是许多人心中痛惜之事。
于是,骆观临回首看自己这十数年的经历与选择,不外乎是于混沌中挣扎摸索而已——
和大多曾归心先太子的官员一样,他也曾选择与明后站在一处,试图废除昏君李秉,但他最初并不曾想到,这一切只是明后夺权的手段,她设下了局,哄骗了世人和他们。
待他意识到真相时,明后大权已握,大势已成,她以【储君尚幼,国局飘摇,不可重蹈李秉覆辙】为由,从监国摄政而一步步登上皇位,当那些本该辅佐幼帝登基的大臣们齐齐跪下山呼万岁时,骆观临生出了被利用瞒骗的愤怒。
或存此「恩怨」在先,他待女帝的不满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