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214.开战(3/6)

214.开战(3/6)

域的水源还需要做简单的ph测试,范围不能超过6.5-8.5的范围。

    至于寄生虫、细菌之类的就不做要求了,随队做微生物培养还不如直接用煮沸来解决所有问题。

    “要塞的水源不是问题,苏台德山脉的摩拉瓦河供给着充足的水源。”赫曼往嘴里塞了一整块鸡肉,嚼了两口继续说道,“军队后勤部队会按照您的要求做好水源管理的。”

    “和他们强调了明矾混凝过滤的重要性了么?”

    “说过了。”

    卡维稍稍安心了些。

    自从上了离开维也纳的火车,他的心就一直悬着。

    生平第一次上战场,虽然不用去前线拼命,但后方也未必能百分百太平。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一切都是未知数。他能做的就是继续严格按照自己平日里的工作态度,将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减少其他东西带来的压力。

    不过比起那些士兵,卡维所在的车厢要豪华许多,至少有睡的地方,至少有玻璃窗能看看外面的风景。

    奥地利不是没有铁路网,相比起普鲁士,维也纳周边铁路网的兴建要比柏林来得更早。

    也正是因为当初奥地利铁路带来的运输便捷,在1850年,也就在奥尔米茨要塞,普鲁士不得不屈服于奥地利和俄国的压力,签订了奥尔米茨条约。

    条约规定普鲁士放弃领导邦联内的其他邦国,放弃统一德意志的计划,愿意向奥地利称臣,同意撤军。

    然而16年之后,奥地利受困于国内经济衰退,铁路网依然还是那点大小。卡维所在的火车只能把他送到维也纳北边的马拉茨基,接着就需要靠马车慢慢开进奥尔米茨要塞。

    而普鲁士的铁路却已经修到战争前线,火车站遍布各座城市,运输能力大大超出了其他欧洲国家。

    卡维看着远处连绵的山脉,问道:“我们大概还有多久能到马拉茨基?”

    “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明天上午就能到。”赫曼说道,“接下去是一段长达2天3夜的马车之旅,如果马匹没问题的话,9月30日的早晨就能到前线要塞。”

    “到那时,波西米亚前线应该已经开打了吧。”

    “emmm不好说。”赫曼也是第一次参军,对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