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191.“上帝”手里的1%(3/6)

191.“上帝”手里的1%(3/6)

格纳茨、瓦特曼和奥尔吉,卡维已经不怎么碰剖宫产了。

    “我们确实只是听说,并没有真的见过。”

    “没见到也没关系,不如先把这台手术看成腹腔手术的天花板,如果连卡维都做不了也就没人能做了。”

    争论总算到此告一段落,不管这台手术的性质如何,卡维的技术母庸置疑。这点不仅体现在卡氏剖宫产和那几台创新性手术,还在于马西莫夫和尹格纳茨他们闲聊时没头没尾的一句话:“说实话,上个月我都想退休了......”

    过早离开工作岗位无非是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外科的热情一半来自病人的康复一半则来自自身技术的提升,缺一不可。随着外科医生年龄增长,理论经验会不断丰富,但技术水平和精力都会退步,阿西莫夫的情况并不少见。

    大家都是朋友,也是一路走来的竞争对手,忽然有人要退出不免让人觉得唏嘘。

    “嗯?你要退休?”

    “怪不得上次开会你那么悲观,原来是想撂挑子走人了。”

    “才五十多岁就准备回老家养老了?”

    “实力到了极限,看不到突破的希望,选择退出也可以理解,不过你们院长同意了么?少了你,圣玛丽医院可就没多少外科人才了啊。”

    马西莫夫被噼头盖脸砸来的问题搞得有些狼狈,连忙解释道:“这是上个月的事儿,现在么......现在我反而想再多工作几年,再突破一下瓶颈。”

    “原来是这样......”

    周围几人纷纷投来了赞同的目光,他们在过去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都或多或少会有这种感觉。

    看似即将发展到极限的外科,被人莫名其妙地撕开了新世界的一角,剖宫产、染色剂示踪、象牙替代物、皮瓣制作、肝切除、脾修补、脑腹引流.....

    似乎只要主刀的技术到位,各个环节都考虑周全,就能将许多奇思妙想变成现实。

    而现在,这位凿开新世界墙角的男人正带着自己的助手,缓步走上位于中央的手术台。紧随其后的是今天的“病人”费尔南,拄着吊瓶架,被两位警察扶进了现场。

    爱德华和费尔南对视了一眼,很快移开了视线:“看看这位费尔南·蒙德塞夫先生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