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106.溺水后的三板斧(3/6)

106.溺水后的三板斧(3/6)

亲这才想起一件事,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条,递了过去:“哦,我差点忘了,那位医生托我给你们带个话,说要按照这上面的方法治疗。”

    “纸条”【2】

    溺水之所以会成为19世纪意外死因之首,除了现场急救措施一塌糊涂之外,还有一部分需要归因于缺乏的溺水后支持治疗。

    比起黄金救治区间,溺水对全身的病理生理变化是一个由快而慢的发展过程。往往在第一时间脱离生命危险后,还需要经历起码一周的治疗才能彻底康复。

    而有些严重溺水造成的全身缺氧则会带来累及全身多器官的病变,非常危险。

    首先就是缺氧造成肺泡壁和毛细血管损伤,加上水进入肺部之后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其次吸入大量淡水会引起肺泡灌注,表面活性物质被冲洗,同时大量淡水入血,血容量会增加,严重时能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3】

    虽然这与水进入肺部有关,但急救时的倒挂控水仍然不可取。

    因为水一进入肺部就会被吸收,倒挂控水出来的只能是消化道的水。在抢救黄金时间做这种事,无疑是丢了西瓜也捡不起芝麻,而且溢出的消化道内容物反而会引起误吸,加重肺部病变。

    对于溺水后的前两板斧,现代医院一般会选用东莨菪碱对抗肺水肿,再用利尿剂对抗血容量增加。

    等稳住两波攻击后,在溺水后的第二第三天,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吸入肺部的水中有大量细菌、真菌,它们会在肺内定殖,一般从入院开始就会常规使用抗生素提前抗感染。

    等三板斧抡完,溺水治疗才宣告结束,病人才能被称为完全治愈。

    而19世纪哪儿有那么多的支持治疗,加上医生们模棱两可的错误观念,能不雪上加霜就已经帮大忙了。

    在这样一种救醒后就不用管的大环境里,卡维没可能撇下国王和伯爵去关心一个已经清醒了的小孩子。所以他只能先行一步关照孩子的父母,把人先送去医院,然后附上了那张写好了治疗方案的纸条。

    伊格纳茨本来就对外科之外的病人没兴趣,而赫曼对卡维也已经到了近乎言听计从的地步。就算真有疑问,他也会照做。

    而刚才卡维的急救操作在父母心中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