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他们是大秦锐士! 他是他们的将军!(1/3)
从章台宫中离开,扶摇嘴角带笑。六成的收益,换了两千大秦锐士,看似不划算。但,实际上,扶摇赚翻了!在大秦,兵权才是安身立命的底气。士农工商,纵然不如后来那般阶级明显,但早已形成了秩序。更何况,自从商鞅变法开始,大秦便推行耕战体系,奉行重本抑末之术。这导致在大秦,乃至整个中原,商贾的地位都是最低的。史书记载:始皇帝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商贾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三十四年,適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扶摇熟读秦法,自然清楚大秦徭役法的规定:一旦遇到战事,首先征召有罪吏、赘婿及贾人。其次征召曾为商贾的人;再其次征召祖父母或父母曾为商贾的人。此外,富人也得先服徭役,称发闾右!最后才征召贫弱人家,称发闾左!纵然他是大秦公子,但钱粮与军队是不能画等号的!他可以赚取天下钱财,成为中原第一大商,但是他无法组建兵甲。在大秦,对于军队的管控极为的严格,调动两千以上的大军就需要向秦王请示。这两千人,名义上是看管他的。但是,秦王政没有给他大秦锐士,只是给了他一个编制。这意味着,他可以自行征召那些忠诚于他的将士。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秦王政此举,是为了避开秦法!在秦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除储君之外,秦王诸子,护卫不超过八百之数。这也是为何,在扶摇刚刚来到大秦的时候,他府上有且仅有一百老卒。这意味着,在大秦,一些不受重视的公子,府上就只能有一百护卫。扶摇南下灭楚,赐爵左庶长,他才有了八百秦甲作为护卫。此刻,就算是秦王政寄予厚望的长公子扶苏,明面上的护卫,也仅仅只有八百之数。........望着扶摇离去,秦王政佯装出来的严肃消散,重新恢复万古不变得冷静:“治粟内史,通知平准令对接秦楼!”“三成入国库,三成入少府!”“诺。”闻言,郑国心头大喜。之前被拉来当做证人的憋屈一下子消散。他亲眼见证了秦楼以及扶摇对于封地的部署,自然是清楚,三成收益到底是一个何等可怕的规模。有了三成钱粮,治粟内史官署无疑要大松一口气。这一刻,郑国瞥了一眼李斯与赵高,心中不由得欢快起来。果然,人所有的快乐,都是对比出来的!李斯一脸的平静,仿佛之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王上,伐齐事宜已经准备好,是不是